幼子继承制  是蒙古族牧业家庭中一般都实行的一种继承制度。因为长子或其他子弟在结婚后均另立新包,可以单独撑起一个家庭。而幼子一般就是不再另立新包,只要其继承父业就可以了。父亲的主要财产及父亲住妻子的帐幕及屯营,都由幼子来继承,所以幼子被称为“额毡”,即家主,主人。
| 裕固族  中国少数民族之一。自称‘尧呼尔’,‘西拉玉固尔’。元称‘萨里畏吾’,明称‘撒里畏吾儿’。是古代河西回鹘后裔与蒙古、汉族长期相处,发展而成的。居住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酒泉县黄泥堡等地区。分别使用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和蒙古族语言。通汉语,用汉文。多信喇嘛教。主要从事畜牧业,兼营农业。解放后,建立了肃南裕固族自治县,实现了社会改革,发展了畜牧业为主的多种经济,积极推广定居放牧,大力发展养鹿业。
| 《元和郡县志》
书名。原名《元和郡县图志》。唐李吉甫撰。四十卷,目录二卷。书成于元和八年(公元813年)。仿《括地志》体例,以元和时全国行政区划为准,依十道分卷,据四十七镇分篇,篇首各冠地图。分叙以府州为单位,大抵首列户口,次叙沿革,继以府境八至、贡赋,终以辖县建置、去州府里程、山川、河流、城  邑、名胜、古迹及历代大事。凡垦田、监牧地、水利设施、工矿盐政、军事设施、兵马配备、重要关亭寨障,无不叙及。所记开元、元和户数、乡数、贡物名品、各地境界及去长安里程,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。有关自然、经济地理记载,可采甚多。叙述沿革,往往直源《尚书,禹贡》。于南北朝政区及治所变迁,尤为可观。宋以后地图、目录并佚,缺卷十九、二十、二十三、二十四、三十五、三十六共六卷,故今本三十四卷,其中卷十八、二十五又各存半卷。书初刊于南宋淳熙三年(公元1176年)。1983年中华书局出版点校本。
|
上3条 下3条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