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 人物 文化 地理 风俗 名词解释 文物考古 特约专家 著作检索
      用户注册  客户服务   关于我们   回首页

  匈奴  中国古族名。亦称胡。战国时活动于燕、赵、秦以北地区。秦汉之际,冒顿单于统一各部,势力强盛,统治了大漠南北广大地区。汉初,不断南下攻扰,汉朝基本上采取防御政策。武帝时,对匈奴转采攻势,多次进军漠北,匈奴受到很大的打击,势力渐衰。宣帝甘露二年(公元前五二年)呼韩邪单于附汉,次年来朝。其后六七十年间,汉与匈奴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。东汉光武建武二十四年(公元四八年)分裂为二部,南下附汉的称为南匈奴,留居漠北的称为北匈奴。南匈奴屯居朔方、五原、云中(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)等郡,东汉末分为五部。西晋时,曾先后建立赵、夏、北凉等国。北匈奴于和帝时为东汉和南匈奴所击败,部分西迁。

  也里可温教





也里可温教是元代传入中国的基督教。「也里可温」(蒙古语原意「有福缘的人」)一词见《元典章》及元代的一些碑刻。意为「长老」,本为对教士、司铎的尊称。该教在元代颇为流行。据马可.波罗所载,当时的北京、甘肃、杭州、宁夏、镇江、西安和泉州等地都建有教堂。教士也有被朝廷封官授禄者。当时天主教的方济各会与聂斯脱利派教会,皆有教士来中土传教。又因二教都敬十字架,故又被统称为「十字教」,教堂被称为「十字寺」。教士、教徒亦有被称为「也里可温」者。元朝灭亡后,该教的传播在中原地区中断。

  
  幼子继承制  是蒙古族牧业家庭中一般都实行的一种继承制度。因为长子或其他子弟在结婚后均另立新包,可以单独撑起一个家庭。而幼子一般就是不再另立新包,只要其继承父业就可以了。父亲的主要财产及父亲住妻子的帐幕及屯营,都由幼子来继承,所以幼子被称为“额毡”,即家主,主人。

上3条  下3条


分类词表
ABC
DEF
GHI
JKL
MNO
PQR
STU
WX
YZ

检索
内蒙在线 版权所有
Copyright © 2013 nmonline.com.cn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
 TEL:(0471)5920480  FAX:(0471)5920480
Email:zj_nm@sohu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