色目人  
色目一词初见于唐代,意谓「各色名目」,亦称姓氏稀僻者为色目人。元朝统治下的人分为蒙古人、色目人、汉人、南人四等。地位最优者为蒙古人,次为色目人,再次为汉人(包括契丹、女真、高丽等族),最后为南人,即南宋遗民。色目人中包括钦察、哈剌鲁、唐兀、阿速、畏吾儿、回回、乃蛮、撒耳柯思、汪古、斡罗思、怯失迷儿等。
| 剡家湾之战  宋金战争重要战役之一。绍兴十一年(1141)九月,宋将吴璘统兵至秦州(今甘肃天水市)城下。金将蒲察胡盏、完颜习不祝重兵屯州东北的刘家圈据险扼守。璘率部衔枚直进,直登栅前的峻岭,迫敌列阵,以轻兵挑战,与敌激战于剡家湾,金军大败,退保腊家城。璘麾兵急攻,城垂破。宋廷以金字牌递命班师,吴璘遂罢兵归。
| 尚西  是蒙古语,神树的意思,过去蒙古族群众有祭尚西的习俗。通常是在一棵孤独的神树下,用五颜六色的花布条把树枝装饰得特别艳丽。一位扮装的尚西老人盘膝坐在神树之下,男女老少汇聚在周围,拜祭尚西。
|
上3条 下3条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