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 人物 文化 地理 风俗 名词解释 文物考古 特约专家 著作检索
      用户注册  客户服务   关于我们   回首页

  忽汗城  渤海国都城,上京龙泉府所在地。在今黑龙江宁安市西南东京城因城临忽汗河(今牡丹江),故名。《辽史·太祖纪》:天显元年(926),皇太子、大元帅尧骨等“夜围忽汗城”,渤海王諲譔率僚属三百余人出降,遂灭渤海。契丹建东丹国于忽汗城。



  忽里台





忽里台,蒙古、元朝的重要制度。又译忽邻勒塔、库里尔台等。蒙古语,意为「大聚会」。元代汉译作「大朝会」。蒙古部落时期,凡选举部落长、决策征伐、举行大型宗教仪式等,部落首领必召开规模较大的议事会进行商讨。这种形式的会议,被称为忽里台。蒙古建国后,蒙古大汗即位,形式上都需要经过忽里台推选。元朝建立后,忽里台制度作为皇室贵族的一种特权继续存在。新皇帝的即位前,仍按例召开忽里台获得确认,会上宣读祖训大法,颁发赏赐。元朝的重大政务,尤其与诸王利益有关的,均须召开忽里台共同商定。
  





  《淮南子》

书名。又称《淮南鸿烈》。汉武帝时,淮南王刘安及门客苏非、李尚、左吴、田由、雷被、毛被、伍被、晋昌,诸儒大山、小山等集体编纂而成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著录为“《谁南内》二十一篇”、“《淮南外》三十三篇”。颜帅古注:“《内篇)论道,《外篇》杂说。”别有《中篇》八篇,言神仙和炼金之术。《外篇》、《中篇》久佚,今仅存《内篇》。此书以道家学说为主,又多采阴阳五行之说,并出入儒、墨、名、法诸家,一般认为是杂家著作。部分内容也讲灾异祥瑞,天人感应。书中包含一些自然科学知识,其论“气”和“道”,涉及宇宙的发生、形成和万物的存在、变化。据认为有唯物主义的因素。本书有汉许慎、高诱二家注,许注佚而高注存。



  

上3条  下3条


分类词表
ABC
DEF
GHI
JKL
MNO
PQR
STU
WX
YZ

检索
内蒙在线 版权所有
Copyright © 2013 nmonline.com.cn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
 TEL:(0471)5920480  FAX:(0471)5920480
Email:zj_nm@sohu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