呼延王  匈奴诸王。呼衍氏。(1)西汉时匈奴呼韩邪单于大臣左伊秩訾王之兄,其二女为呼韩邪单于阏氏。(2)东汉北匈奴诸王,所统部落活动地区在今新疆东北部天山山脉东段一带。永平十六年(73),被窦固击败于天山;次年于蒲类海(今巴里坤湖)又被击败。匈奴西迁后,留驻新疆东北部达六十年之久。曾于阳嘉四年(135),破车师后部;元嘉元年(151),进攻伊吾,歼汉兵五百。
| 忽汗城  渤海国都城,上京龙泉府所在地。在今黑龙江宁安市西南东京城因城临忽汗河(今牡丹江),故名。《辽史·太祖纪》:天显元年(926),皇太子、大元帅尧骨等“夜围忽汗城”,渤海王諲譔率僚属三百余人出降,遂灭渤海。契丹建东丹国于忽汗城。
| 忽里台
忽里台,蒙古、元朝的重要制度。又译忽邻勒塔、库里尔台等。蒙古语,意为「大聚会」。元代汉译作「大朝会」。蒙古部落时期,凡选举部落长、决策征伐、举行大型宗教仪式等,部落首领必召开规模较大的议事会进行商讨。这种形式的会议,被称为忽里台。蒙古建国后,蒙古大汗即位,形式上都需要经过忽里台推选。元朝建立后,忽里台制度作为皇室贵族的一种特权继续存在。新皇帝的即位前,仍按例召开忽里台获得确认,会上宣读祖训大法,颁发赏赐。元朝的重大政务,尤其与诸王利益有关的,均须召开忽里台共同商定。  
|
上3条 下3条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