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力麻里  又译阿里麻、阿里马、阿里麻里、野里麻里等。突厥语,意为苹果园。元代西北城市,遗址位十今新疆霍城西十三公里处。西辽时,为哈刺鲁族部所据,受西辽统治。元太祖六年(1211)归属蒙古。成吉思汗西征后,成为察合台汗国统治中心。后为窝阔台后王海都占据。元世祖派皇子那木罕出镇此城。至元十二年(1275)右丞相安童行中书省、枢密院事于此。次年冬,诸王音里吉等劫持那木罕、安童降海都,此城又为海都所据。大德十年(1306)察合台汗国与元朝合力击败窝阔台汗国,阿力麻里复归察合台汗国。后渐废。
| 阿邻帖木儿  又译阿林铁木儿。元畏兀儿人。祖月儿思蛮自别失八里(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)徒居平凉(今甘肃武威),携子阿的迷失帖木儿入觐世祖,留入宿卫。他善蒙古文。多闻识,由翰林待制、侍讲、学士,官至承旨。仁宗时,奉沼译《贞观政要》、《大学衍义)为蒙古文。英宗时,侍从讲学,译经,记录故实,总治诸王驸马、番国朝会等事。泰定间,与许师敬译《帝训》为蒙古文,更名《皇图大训》。天历二年(1329),奉命北迎明宗,为大司徒。又译蒙古典章为汉文,为(经世大典》所本。
| 阿鲁忽  (?一约1265) 察合台汗国可汗。察合台孙。阿里不哥叛忽必烈,使代倭耳干纳,主察合台汗国政事,借以征送兵械军粮,并阻断波斯钦察兵援助忽必烈。及至别失八里,取得察台台汗国统治权,拥兵十五万。不久,叛阿里不哥,被阿里不哥击败,退至撒麻耳干。会忽必烈军至阿勒台,阿里不哥兵纷纷降附。阿里不哥料其必乘危来攻,乃遣倭耳干纳与之言和。但倭耳干纳却与阿鲁忽结婚,使其军势复振,阿里不哥遂降忽必烈。不久卒,在位凡六年(1260—1265)。
|
上3条 下3条
|
|
|